宁夏企业“创新达人”宣讲活动,旨在深入挖掘选树一批在推动生产组织创新、模式创新、产品创新中积极作为的企业家,一批在推动技术创新中攻坚克难的科研能手,一批在工艺创新中追求卓越的技能工匠,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“四个面向",进一步密切党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情感交流和血肉联系,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、获得感、荣誉感和归属感,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责献智慧力量。
金玉龙,1988年3月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。2006年12月,他光荣地应征入伍,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。退役后,他没有选择安逸,而是从最基层的车间工人做起,凭借不懈努力和卓越表现,几年后就被公司提拔为副总经理,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。
返乡创业,创办企业
2016年9月,金玉龙通过固原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,带着满腔热血来到固原创业。2019年,他创立了宁夏金曜塑业有限公司,并陆续创建了宁夏晟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子公司。这些企业如今拥有员工150人,总资产达到1.5亿元,每年发放人工工资930余万元。金玉龙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,使公司先后荣获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“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”“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”等50多项荣誉称号。
聚焦环保,创新地膜再利用
金玉龙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。在看到地膜为农作物带来增产增收的同时,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地膜难分解、难捡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决心创新。
科研攻关,延长地膜寿命:通过与多所科研院校深度合作,金玉龙带领团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,成功延长了地膜的使用寿命,从原来的3个月提升至18个月,有效减少了“白色污染”。这一创新取得了3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,并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。
创新回收模式,健全回收机制:在残膜回收方面,金玉龙创新性地提出了“谁供膜、谁回收,谁污染、谁治理”的原则,打破了以往残膜补贴只补给加工企业的模式,将所有补贴直接补给农户。政府每吨补贴1000元,企业每吨补贴200元运费。通过“政府+企业”的双重补贴模式,带动当地农户积极参与“白色污染”防治工作,共计回收废旧地膜7.3万吨,补贴运费1460万元。
资源最大化利用,助力乡村振兴
为了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,金玉龙又投入了7000多万元建设了覆盖全区及周边省市最大的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基地。该基地将废旧地膜二次加工的颗粒用于生产滴灌带、PE排水管、塑料菜筐等延伸产品,不仅实现了废旧资源再利用,还有效保护了环境,并带动了农户的二次增收。
金玉龙始终坚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,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探讨,不断改进产品,并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研发出了各种功能性产品,以满足广大农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需求。这些产品畅销宁夏、新疆、甘肃、青海、内蒙等地,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。
积极承担社会责任,践行使命担当
金玉龙深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。这些年来,金曜塑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各项好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。因此,金玉龙始终深怀感恩之心,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,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。
他先后通过捐资助学、拥军优属、抗疫救灾、助力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2730余万元,资助困难大学生1150余名,帮扶退役老兵750余名。这些善举不仅彰显了金玉龙作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,也展现了军创民营企业的使命与担当。